長和賣碼頭|涉重大戰略利益 「絕不可在不合法不合規下進行」
長和集團終於發布公告,正面回應了賣碼頭一事。在周一(5月12日)發出的公告稱,原本計劃在5月22日股東周年大會上講述港口交易的情況,但鑒於近日不斷有股東及傳媒查詢,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特此聲明:此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且有關條文已於2025年3月4日的公告中說明:「交易之完成取決於一系列條件的達成,包括法律和監管部門之同意及批準、不存在違法或法律禁止的情況、獲得公司股東的必要批準以及最終文件中約定的其他適當及常規條件。」
這是長和賣港口以來,首次正面回應。而就在長和發布公告之前,5月12日上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時強調,資本無國界,商人有祖國,沒有祖國的強大,哪來企業的發展;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就沒有企業的根。夏寶龍指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作為推動港澳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立場上要特別清醒、行動上要特別自覺,在風雨洗禮中淬火成鋼。他還特別點出:一種就是軟骨頭,「下跪」求饒,主動獻上「投名狀」的有之,鼓吹「商人純逐利」而不顧國家利益的有之,這樣的人必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所不齒。
這是夏寶龍第二次有所指,早前在香港舉行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夏寶龍也直指,面對美國的打壓,香港社會需要展現出應有的骨氣和底氣。那些在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的「逃兵」「漢奸」,必將背負歷史的罵名。
除了夏寶龍兩次「點名」之外,《大公報》對長和出售港口資產一事至少進行了8次以上公開警告或批評。好了,發展到今天,重要的就是如長和所言:此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
要注意,這裏說的是「任何」。此前傳出,長和與買家計劃拆分為「兩個交易」,一是位於巴拿馬運河關鍵節點的克里斯托瓦爾港(Cristobal)和巴爾博亞港(Balboa),另一是把這兩個港口剝離的其他港口資產。這種拆分就是障眼法。看似規避中國《反壟斷法》第26條關於「經營者集中」的申報門檻,實則《反壟斷法》第2條的「效果原則」明確指出,即便交易主體在境外,只要對中國市場產生排除限制影響,即可啟動審查。
必須要注意,問題的核心並不僅僅是巴拿馬的兩個港口。長和計劃出售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涵蓋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資源。交易還包括港口的智能調度系統和船舶數據庫,這也意味着中國貨輪的出發時間、貨物清單等信息將可能被暴露。
巴拿巴港口當然是重要的。巴拿馬運河是全球6%海運貿易的必經之路,中國是其第二大用戶,2023年中國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貨運量1.2億噸,相比中國海運總量45.77億噸,佔2.6%。巴拿馬運河每年通行的貨輪超過15000艘,中國佔巴拿馬運河總貨運量的21%,佔中拉貿易的42%。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的貿易依賴此通道,運輸的貨物包括巴西大豆、智利銅礦和阿根廷農產品等。此外,港口的RFID系統記錄了中國船舶的軌跡、能源和糧食運輸情況等敏感信息,關乎中國的數據安全。若包括巴拿馬港口在內的港口打包出售給美國公司,就會連港口智能調度系統,貨船數據都直接送給了美軍情報網。
更重要的是,交易的不僅僅是巴拿馬港口。若此次交易收購完成之後,外資財團將控制全球10.4%集裝箱吞吐量,美資控制全球五十大港口的比例從12%升至19%,中國則從31%降至24%。被交易的不僅僅是43個碼頭,更是掌控了全球17%集裝箱的樞紐港,而它們正好就分佈在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航線。這些港口分布在中國到南美、亞歐、非洲的三大貿易走廊的關鍵節點。此次交易將顯著影響中國在海外,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國家和主要原料產地的貿易利益。
美國作為海權國家,其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略核心是爭奪海權。美國著名海軍戰略家阿弗雷德·馬漢1890年出版的傳世之作《海軍戰略論》深深地影響了美國政府國策。馬漢指出:無論什麽國家,若要想在世界事務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控制海權,海權是統治世界的決定因素。美國將海權作為美國制定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依據。馬漢的海權論,論述的是如何通過奪取制海權以達到控制世界,其核心就是通過強大的海軍控制世界上的咽喉航道、海峽、運河和航線,從而掌握世界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最終變相的控制整個世界。美國要維護美元的霸權,就必須控制海上貿易體系,他要定規則,收過路費。
特朗普基於馬漢海權戰略,想要控制全球海上貿易通道上的關鍵節點。包括了巴拿馬運河、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等。以此影響中國海上貿易能源通道,遏制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
3月17日,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宣布,其得到特朗普政府的授權,正式啟動對全球範圍內的海運咽喉要道進行專項審查。FMC明確指出,將系統性重點調查全球七大海峽和航道,分別是:新加坡海峽、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巴拿馬運河、北極航道。根據FMC公示文件,以上這些航道承擔著全球90%以上的大宗商品運輸。
近期中美海權爭奪的焦點看似圍繞巴拿馬運河,但並不僅僅於此。長和全球23個國家共43個港口、199個泊位的經營權,是「大肥肉」,美國意圖控制港口達到遏制中國海運的戰略目的。
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外貿量,目前約95%的國際貨物貿易是通過海運完成的,中國海運船隊的運力規模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國佔據了8席。2023年,中國的外貿海運量已佔全球海運量的30%。2024年中國集裝箱吞吐量是3億標準箱。可以說,目前海運是中國對外進行國際貿易的命脈。美國發動海運戰,想要借此打擊中國的海運進而影響中國的貿易。
特朗普的目的,是想要借控制全球重要港口這個屬於國際海運的關鍵基礎設施,來打擊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的對外貿易,進而打擊中國的製造業。這就是中美在全球海權的爭奪!美國意在打擊中國的「一帶一路」涉及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這些中國海上貿易通道的關鍵節點。美國作為海權國,又開始回到經略海上貿易體系中的最為關鍵的咽喉港口,而誰控制了咽喉港口誰就擁有了海上主導權,誰就擁有了海上貿易規則。
中國官方已經兩度表明態度。第一次是,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文稱:針對4月2日長和將與貝萊德簽署巴拿馬港口的交易協議,該局反壟斷執法二司負責人在回答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4月27日,國家市監總局第二次公開表態。「我們高度關注有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這就是官方按照國際慣例高舉法律準則維護國家利益。
相關文章:長和賣碼頭|還說「在商言商」是雙標 港口禁自由交易是國際標準
要知道,一旦輕易從長和手中獲得全球43個港口而嘗到甜頭,特朗普下一步一定會在全球繼續對各港口國家施壓,如法炮製。這將對中國對外貿易及海運造成嚴重影響。所以說,這個港口交易案已是中國與美國的海運戰,中國絕不可能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