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托起哄領展累飆兩成 利好因素曝光 專家薦兩股呢隻有8厘息!
關稅談判傳聞四起,內地出招放水救市,港匯強勢金管局接錢,美國議息利率按兵不動……經濟博弈中,環球各路「衙門」相繼落子,亂流之下,不乏「黑馬」有望「借力打力」,伴隨納入滬深港通的聲音再起,REITs(房地產信托基金)重回大眾視野。
結合拆息HIBOR回落,地產板塊皆受惠,REITs更是獲得四方利好加持。不過專家就提醒,當前雖然值得部署,但有兩大關鍵,將令結果天差地別,有些值得即刻入市,有些甚至不妨「做空」。
中證監開腔撐互聯互通 北水青睞高息
內地三大金融監管巨頭,本周再齊聚,推出降息降準等,十項刺激措施振市。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重申支持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本地龍頭領展(0823)應聲抽高,全日大漲近7%。
市場反應興奮,皆因北水已成港股主力之一,大市近半年的絕地反擊,北水的支持,功不可沒。據高盛此前公佈,今年首4個月,南向資金淨流入780億美元,已約為去年全年的75%;料今年總流入將達1,100億美元,折合近9千億港元,實力不可小覷。
若論北水摯愛,除卻內地未上市的科技股,其次便是部分較A股更「抵買」的高息股。盤點2024年港股通淨買入排行,撇除榜首的阿里巴巴(9988),前5名的另外4隻,就依次為中行(3988)、中移動(0941)、建行(0939)和工行(1398),股息率齊約6厘。
而REITs同以高息著稱,參考港交所數據,在港上市的11隻REITs中,6隻股息率都約9厘;成交最活躍的3隻,股息率也皆逾6厘,或可同樣奪得北水「芳心」,兼具炒高股價。
港元強勢 收息添份量
與此同時,港REITs多背靠本地地產商,直接賺港元、以港元派息,由於港元掛鉤美元,對內地投資者無異是「美元資產」。
關稅戰打得如火如荼,人民幣近來兌每百港元超過93,較之於去年底的90,已算勢弱,後續是否續有貶值壓力,仍屬未知。但也需留意,也由於港元掛鉤美元,不排除在美元節節敗退的背景下,港元同會轉弱,屆時「攻守之勢異也」,即人民幣相對港元資產的購買力上升,惟收派息折算人民幣則會略減。
HIBOR急跌 助借貸成本下降
REITs本質而言,仍是令投資者,間接持有地產資產,與樓市「息息相關」。受累於此前息口高企,地產商動輒百億負債,計息的借貸成本,無疑成為「達摩克利斯之劍」。
如上文提及,出於聯匯要求,金管局近來四度向市場注資,銀行體系總結餘上升至超過1740億元,結合昔日數據,2020年時該結餘曾高達4千億元,如今似乎仍有水位。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周內出席立法會會議時,就回應指,伴隨資金增加,預計港元拆息(HIBOR)會回落,對香港來說,其實是好事。
HIBOR周內確乎急瀉,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HIBOR跌穿2厘,為2022年9月來最低水平,新造H按的實際利率計就為3.32厘,也是近兩年來首次低於封頂息。就基本面而言,有助於地產商紓解借貸成本壓力,應利好地產相關板塊。
派息比例要求高 另免繳印花稅
除卻板塊的共性受惠,REITs另有制度的天然優勢。依規定,REITs需將最少90%的税後淨收入,以股息派給投資者,門檻可謂相當之高。尋常地產股及高息股,其派息比例則由公司自行決定,能否長期維繫,就需依賴其盈利情況,以及公司是否「豪爽」。
另一邊廂,在稅收層面,中資高息股,出於內地要求,還需扣除一成股息稅,才能落入股東袋中,其實有所折扣。而港股另有買賣雙方,各自支付0.1%的印花稅要求,但去年底,本港豁免了REITs交易的印花稅,有助於減少交易成本。
此外,內地散戶經滬深港通,另需繳納20%的股息稅。去年就有傳聞,內地或考慮減免此項稅收,市場憧憬政策落地,屆時也將利好港股通之中,受內地投資者熱捧的高息資產。
專家:兩大關鍵選擇 結果天與地
銀河國際證券中國和香港研究主管鄭懷武表示,今次吳清主席重提REITs納入港股通,積極的信號不言而喻,料今年之內得以成事,值得提前部署搏升浪。
但他也提醒,其一,在港上市的REITs有限,市值與成交額分化較大,並非都將有幸納入,港股通有50億元以上的市值要求,若不達標,恐就難以受惠。翻查港交所數據,市值50億元的要求,目前僅有領展(0823)、冠君(2778)以及置富(0778)三間可滿足。
其二,需考察背後的物業與組合,例如鷹君(0041)旗下的冠君產業信託,市值與股息率雖都不俗,但旗下物業主要為甲級寫字樓,包括花園道三號、朗豪坊等。鄭懷武解釋稱,大環境尚未樂觀,寫字樓空置率接近歷史新高,因此此種類型的REITs,不單不建議買入,反而可沽出乃至做空。
領展、置富值博 看漲近兩成
相較之下,鄭懷武推薦買入的就為領展,以及置富產業信託,且現在即可入市。翻查資料,領展周五升穿40元大關,較4月低位飆逾21%,亦較對等關稅累大升急挫前37元水平升逾一成。而置富亦見異動,較低位累升約18%,較對等關稅宣布前的4.2元水平升約7%。
據鄭懷武預計,不計收息回報,僅價格就還有15%至20%的上望空間。他續指,二者的底層物業組合,均以商場為主,較寫字樓更為穩陣。此外,結合五一假期,內地訪港遊客人流如潮,獲行政長官李家超形容為「丁財兩旺」,或也可助推上述兩隻REITs,令其商場的零售生意向好,回報更豐。